行業期待已久的藍牌輕卡新規終于落地!
1月13日,工信部、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2021年8月3日,兩部委對《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而《通知》的發布標志著事關我國輕卡市場產品結構、生產企業競爭格局的重要政策終于落地?!锻ㄖ窂漠a品設計、申報公告等環節開出了“良方猛藥”,意味著藍牌輕卡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謝幕;不僅如此,《通知》的發布也展現著相關部門治理的智慧。
五路齊發 扼制“大噸小標”源頭
“《征求意見稿》中曾提出‘輪胎負荷不大于總質量的1.4倍,名義斷面寬度不超過195mm;發動機排量不大于2.5L;貨箱內部寬度不大于2100mm’,但在此次發布《通知》之時,結合貨運行業的實際情況,針對輕型自卸車、冷藏車等不同車型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其中,針對‘大噸小標’的重點車型輕型自卸車,保留了總質量3.5噸到4.5噸輕型自卸車,進一步規范車輛長度、貨廂寬度以及整車結構,通過技術標準的規范,徹底解決輕卡自卸車‘大噸小標’和超限超載問題;針對冷藏車產品,考慮其實際使用工況中對大動力的需求,將發動機排量限制適當放寬;另外,為了更好地節能降耗,對后輪采用單胎的車型,后輪胎名義斷面寬度也將適當放寬。”福田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可以說,整治“大噸小標”為代表的一系列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在生產制造使用當中的亂象已經成為業內共識。然而我國輕卡市場整體200萬輛上下的規模以及龐大的在用車數量給治理整頓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如何進行精細化治理,既不能簡單粗暴一刀切,又要顧及包括生產制造、流通銷售、物流運輸等在內的市場運營主體的實際需求與主觀感受。
“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安部出臺的《通知》,針對車輛生產和改裝環節,可以說提出了新的監管思路和措施,五條措施從不同角度條分縷析形成合力,有效管理了包括新產品生產及在用產品使用的全過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華告訴記者,“一是要求新申報《公告》的輕型貨車和小微型客車產品要滿足《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二是要求車輛生產企業和委托改裝企業承擔相應的產品安全質量、生產一致性完全責任,并 允許企業對不合規的在用‘大噸小標’輕型貨車產品進行整改、 變更。三是要求檢驗機構嚴格貨車產品及小微型載客汽車的檢驗,并保證相應檢驗過程可以追溯、能夠接受管理部門的監督。四是要求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與公安交通管理 部門形成管理合力。五是要求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查驗車輛,加大對車輛違規生產、非法改裝、違規檢驗登記以及‘大噸小標’貨車和非法改裝客車肇事的追責管理力度。”
“《通知》充分考慮了車輛的實際使用場景,實現車輛使用與治理的有機融合;合理設置生產過渡期、庫存過渡期,實現產品和市場的平穩、有序切換,不僅充分展現了國家主管部門充分考慮廣大用戶需求的良苦用心,充分考慮廠商實際產品開發、生產、銷售需要,而且彰顯了國家對‘大噸小標’及非法改裝亂象堅決治理的決心和意志,更體現出管理者的智慧與水平。”福田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建立長效機制 重在協同配合
“‘大噸小標’成因復雜,但最重要因素還是利益驅動。”一位業內專家一針見血。而破解這樣看似“牢固”的利益鏈條,需要的是多方協同配合、精準施策,建立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治理效果。
“《通知》從提高車輛技術要求、強化企業生產和一致性責任、嚴把車輛檢驗檢測、規范車輛注冊登記管理、嚴肅追責等各方面,全鏈條的明確要求,壓實責任,加強監管,全方位落實源頭治理。同時也強調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生產一致性監管,強調各方要加強協作配合,進一步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信息交換和聯動預警、聯合處置的機制。后期,工業和信息化部還計劃將《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范》盡快轉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加快車輛管理立法,聯合相關部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協同配合、聯合執法的工作機制,形成合力?!锻ㄖ分υ谲囕v生產和登記管理環節構建和一體推進不想、不能、不敢‘大噸小標’的有效管理機制,將對預防和遏制輕型貨車和小微型客車非法改裝、‘大噸小標’增量起到積極的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將堅決把好車輛產品準入關,不符合《通知》技術規范要求的,堅決不予準入;對《公告》內車型產品進行全面梳理,不符合要求的堅決要求企業整改;嚴格按照《通知》部署,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組織開展專項的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對發現的違規產品要從嚴從快處理。”
“行業企業應嚴格按照《通知》要求進行產品開發和生產,從設計和制造端保證產品合規;立即梳理現有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產品,對不符合《通知》要求的產品進行整改;2022年3月1日后,主動撤銷不符合《通知》要求的產品《公告》,并做好生產切換和庫存清理工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接下來,協會將組織中國載貨汽車生產企業聯席會(C8)成員企業等行業骨干企業,推動簽署行業自律協議,承諾嚴格執行《通知》有關要求,切實承擔產品安全質量、生產一致性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健全生產一致性管理、委托改裝管理和合格證管理的方案措施,并嚴格執行。”
“《通知》集五方面監管措施和技術規范于一體,涵蓋公告申報、檢驗檢測、注冊登記、在用車治理等全業務鏈條;明確繼續違規企業將被責令收回違規產品、6個月內不再受理其汽車新產品《公告》申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企業負責人刑事責任;同時對在產產品、庫存產品給予合理的庫存消化周期,開通在用車轉改通道。”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紅鋼進一步指出,此次出臺的新規既突出了政策強制約束性,也統籌考慮了整改實際,實現了車輛使用與“大噸小標”治理的平衡。
合規產品已就位 2.5L輕量化產品成主流
“《通知》填補了輕型貨車領域安全技術標準空白。首次明確輕型貨車的定義及相關技術規范,對發動機排量、輪胎、貨箱寬度等技術參數提出具體限值要求,針對自卸式貨車和倉柵式輕型貨車制定更嚴格的安全技術要求,填補我國輕型貨車技術規范空白,并完善了與公安部門注冊登記環節的銜接。”王紅鋼表示。那么從征求意見至新規落地,市場各方的準備如何?
“此次藍牌新規的‘軟著陸’,不僅彰顯了國家對‘大噸小標’及非法改裝亂象堅決治理決心,也展現了國家主管部門對廣大卡車用戶需求、廠商實際產品開發、生產、銷量需要的充分考慮,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市場的沖擊。不過,受新規實施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影響,藍牌輕卡的市場占有率預計下滑10~15%。”據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分析,現有一部分藍牌輕卡市場的需求,將會被汽油輕卡以及新能源車型分食;一部分城市配送的需求,將會向小卡、黃牌中卡市場轉移。此外,可以預見,未來輕卡市場的競爭將愈發激烈,輕量化、新能源化以及高端化細分市場將成為企業競逐的熱點。而江淮輕卡本身則從動力優化,降低油耗水平、整車輕量化等角度做足了準備。
“發動機技術標準的調整,對行業產業的影響最大。”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何慶告訴記者,此前,藍牌輕卡發動機的排量跨度在2.0L~4.0L, 主流產品為2.8L的發動機,2.5L及以下排量的發動機并不多見。隨著新規的落地,藍牌輕卡動力市場迎來巨變,配裝2.0L~2.5L發動機的車型將成為藍牌輕卡市場的主力軍。事實上,在2021年3月,調整藍牌輕卡技術標準的消息一經曝光,主流的輕卡企業和發動機企業便開始提前布局。截至目前,歐康動力、福田康明斯、解放動力、濰柴、全柴等發動機企業,均推出了全新的2.5L發動機新品,云內動力D25pro機型已在研發中,玉柴2.5升柴油機新品也即將投放;福田汽車、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一汽解放、陜汽、慶鈴以及江淮汽車等企業,也推出了多款符合新規的藍牌輕卡產品。有業內人士認為,依據此次藍牌新規技術標準要求,在藍牌輕卡動力市場中,2.5L發動機的市場份額可達70%,用于城配物流車市場;2.8L、3L排量的產品仍會應用于環衛、冷藏物流車市場。
“《通知》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作為央企,解放公司將堅決執行‘新技術規范’要求,全面調整輕型貨車產品結構,開發解放動力2.5L合規發動機,加大輕量化技術研發力度,為用戶提供合規、可靠的輕卡產品。”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尚興武告訴記者。(馬鑫 李亞楠)